污水处理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昌宏路高原明珠国际五金机电城B7-5号
销售咨询:0871-635124236
技术咨询:0871-67016730(传真)
服务热线:137 0876 8226
             (谢绝推销电话)
网站:http://www.ynkm168.com
邮箱:kmwater@qq.com
邮编:650217
污水处理技术支持

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技术支持 >> 正文

污水处理中生物除磷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发布者:皓泉水处理 发布日期:2022-05-09 浏览

污水处理中生物除磷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废水污水中磷的存在形态取决于废水污水的类型,最常见的是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生活废水污水的含磷量一般在1015mg/L左右,其中70%是可溶性的。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的出水中90%左右的磷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磷作为微生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用于微生物菌体的合成,并以生物污泥的形式排出,从而引起磷的去除,能够获得10%30%的除磷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微生物吸收的磷量超过了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磷量,这就是活性污泥的生物超量除磷现象,废水污水生物除磷技术正是利用生物超量除磷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

1、生物除磷的原理:

根据霍尔米(Holmers) 提出的化学式,活性污泥的组成是C118H170O51N17P,由此可知,C: N: P=46 : 8: 1。如果废水污水中NP的含量低于此值,则需另行从外部投加;如等于此值,则在理论上应当是能够全部摄取而加以去除的。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种被称为聚磷菌(也称为除磷菌、磷细菌等)的细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充分释放其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该过程称为厌氧释磷);而在好氧条件下又能超过其生理需要从水中吸收磷 (该过程称为好氧吸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从而形成富含磷的生物污泥,通过沉淀从系统中排出这种富磷污泥,达到从废水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①在厌氧区内的释磷过程,在没有溶解氧和硝态氮存在的厌氧条件下,兼性细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溶解性BOD转化为挥发性有机酸 (VFA), 聚磷菌吸收VFA并进入细胞内,同化合成为胞内碳源的储存物——聚-β-羟基丁酸盐(PHB),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聚磷菌将其细胞内的有机态磷转化为无机态磷的反应,并导致磷酸盐的释放。

②在好氧区内的吸磷过程,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复并以聚磷的形态储存超出生长需要的磷量,通过对PHB的氧化代谢产生能量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能量以聚磷酸高能键的形式储存起来,磷酸盐从液相去除。产生的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的形式得到排放,从而将磷从系统中去除。

由上可知,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获取能量以吸收废水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在好氧状态下降解吸收的溶解性有机物获取能量以吸收磷,在整个生物除磷过程中表现为PHB的合成与分解。三磷酸腺苷(ATP)则作为能量的传递者。PHB的合成与分解作为一种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过程,在聚磷菌的摄磷和放磷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聚磷菌对PHB合成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其摄磷能力的高低。正是因为聚磷菌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系统中有释磷和摄磷的作用,才使得它在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使除磷作用向正反应的方向进行。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将其体内储存的聚磷酸盐分解,以提供能量摄取废水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基质,合成并储存PHB,这样使得其在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中,其他微生物可利用的基质减少,从而不能很好地生长。在好氧阶段,由于聚磷菌的过量摄磷作用,使得活性污泥中的其他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有机基质及磷酸盐,也使聚磷菌在与其他微生物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2、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

1)溶解氧

溶解氧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必须在厌氧区中控制严格的厌氧条件,这直接关系到聚磷菌的生长状况、释磷能力及利用有机基质合成PHB的能力。由于DO的存在,一方面DO将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而抑制厌氧菌的发酵产酸作用,妨碍磷的释放;另一方面会耗尽能快速降解的有机基质,从而减少聚磷菌所需的脂肪酸产生量,造成生物除磷效果差。其次是在好氧区中要供给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聚磷菌对其储存的PHB进行降解,释放足够的能量供其过量摄磷之需,有效地吸收废水污水中的磷。一般厌氧段的DO应严格控制在0.2mg/L以下,而好氧段的溶解氧控制在2.0mg/L左右。

2)厌氧区硝态氮

硝态氮包括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其存在同样也会消耗有机基质而抑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从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的吸收。另一方面,硝态氮的存在会被部分生物聚磷菌(气单胞菌)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产酸,从而抑制了聚磷菌的释磷和摄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

3)温度

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因为在高温、中温、低温条件下,不同的菌群都具有生物脱磷的能力,但低温运行时厌氧区的停留时间要更长一些,以保证发酵作用的完成及基质的吸收。在5~30°C的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除磷效果。

4 pH

pH值在68的范围内时,磷的厌氧释放过程比较稳定。pH值低于6.5时生物除磷的效果会大大降低。

5BOD负荷和有机物性质

废水污水生物除磷工艺中,厌氧段有机基质的种类、含量及其与微生物营养物质的比值(BOD5/TP)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有机物为基质时,磷的厌氧释放和好氧摄取是不同的。根据生物除磷原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易降解的有机物(如低级脂肪酸类物质)易于被聚磷菌利用,将其体内储存的多聚磷酸盐分解释放出磷,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强,而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诱导释磷的能力较弱。厌氧阶段磷的释放越充分,好氧阶段磷的摄取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聚磷菌在厌氧段释放磷所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其吸收进水中低分子有机基质合成PHB储存在体内, 以作为其在厌氧条件压抑环境下生存的基础。因此,进水中是否含有足够的有机基质提供给聚磷菌合成PHB,是关系到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否顺利生存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进水中BOD5/TP要大于15才能保证聚磷菌有足够的基质需求而获得良好的除磷效果。为此,有时可以采用部分进水和省去初次沉淀池的方法来获得除磷所需的BOD负荷。

6)污泥龄

由于生物脱磷系统主要是通过排除剩余污泥去除磷的,因此剩余污泥量的多少将决定系统的除磷效果。而污泥龄的长短对污泥的摄磷作用及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污泥龄越短,污泥含磷量越高,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就越多,越可以取得较好的脱磷效果。短的污泥龄还有利于好氧段控制硝化作用的发生而利于厌氧段充分释磷,因此,仅以除磷为目的的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宜采用较短的污泥龄。但过短的污泥龄不仅会影响出水的BOD5COD,甚至会使出水的BOD5COD达不到要求。以除磷为目的的生物处理工艺,污泥龄一般控制在3.57d。一般来说,厌氧区的停留时间越长,除磷效果越好。但过长的停留时间并不会太多地提高除磷效果,而且会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使污泥的沉淀性能恶化,因此厌氧段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也会对系统的除磷效果产生影响,因为污泥浓缩池中呈厌氧状态会造成聚磷菌的释磷,使浓缩池上清液和污泥脱水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磷,因此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污泥处理方法,避免磷的重新释放。

 

相关信息